【聚焦全国两会·开封声音】驻汴全国人大代表陈国桢: 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
2022-03-04 22:26:19 来源: 开封网
关注河南热线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魏东柱

少年强则国强。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已成为青少年思想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课题。3月4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驻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开封书画院院长陈国桢说:“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关乎千家万户幸福安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生命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中小学学生非正常死亡,且在逐年增长。陈国桢说,一幕幕惨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前,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然而调研结果显示:有些地区、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生命安全教育;部分学校课程流于形式,边缘化、“迎检化”现象严重;一些农村学校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生命安全教育课程。部分学校缺失专业校医,心理健康教师由学校老师兼任,缺乏专业性,这种现象在中西部地区及农村地区较为严重。还有研究表明: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生命安全问题的产生,很多时候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部分中小学校老师本身对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缺乏,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得不到很好的帮助和处置;很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时存在一些教育盲点和误区,如何加强中小学教师心理学专业知识培训,引导家长有效教育孩子,做好家校共育尤其重要。

基于当前问题与现状,陈国桢今年向大会提出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的建议,建议提高全社会重视程度,切实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各项工作。

普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

陈国桢认为,要普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设为中小学国家级课程。同时推动各地区、各学校要做到人员、场地、经费、教材、课程、课时“六个落实”。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官方平台。针对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和生命安全行为问题困扰,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官方网络平台,推动教育资源共享。统筹教育、民政、妇联、残联、关工委、共青团等部门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在中小学校实行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导师制。将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在中小学实行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导师制,在各学科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将心理健康从课堂教育延伸到日常教育。重点关注农村地区及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及生命安全教育,推动城乡学校建立教师联系帮扶制度。

加强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和专业校医配备

陈国桢说,要加强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和专业校医配备。按要求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落实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各项福利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按照1:1000的师生比合理配备专职教师(不满1000人数学校按1000计算)。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单列,落实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同班主任同等待遇的政策,在评优评先以及职称评定过程中适度向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倾斜。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省市骨干教师评选,建立各类激励与牵引机制,不断提升心理学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按规定配备专业校医,规范校医务室建设。按照1:600的师生比合理配备具有医师资格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不足600人数学校按600计算)。对于一些编制受限地区,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采取支教的方式,由各级卫生系统安排专业人员按学期或年度为节点,轮岗到学校担任校医工作,以此解决校医编制问题。各地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指导,帮助中小学校及时、准确宣传日常卫生与预防知识,保障师生卫生安全,及时处理校园内的意外突发伤害。

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档案建设

陈国桢说,要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档案建设。将心理健康检测与筛查纳入中小学师生的常规体检,提供分级联网管理的心理检测平台和心理健康大数据平台。针对筛查结果及时跟进,及早发现并有效干预广大师生的心理问题。建立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完善班、校心理健康档案制度,加强心理普查和学科科研工作,建立常态化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发展基于学校特色的心理危机测评体系和网络测评系统。

“青少年只有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朝气蓬勃、富有梦想,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肩负时代重任。家庭、学校、社会要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共同呵护阳光少年,建设健康中国!”陈国桢告诉记者。

在深入调研、认真思考的基础上,陈国桢今年还向大会提出关于整合多方力量、创新安置帮教工作机制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