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开学季 家长如何摆脱“入学焦虑”
2023-08-30 09:19:22 来源: 汴梁晚报
关注河南热线

全媒体记者康冀楠

随着暑假结束,学生即将开启学习新征程。从小学生变成初中生,从初中生成长为高中生,从高中生变为大学生,孩子完成角色转换需要家长的帮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衔接阶段,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让一些家长感到很焦虑。

01
孩子幼升小家长很焦虑

“把这一页写完,再把名字写几遍,你就可以下楼玩了。”8月27日晚,家住大坑沿街的市民张萱坐在书桌前,不断督促孩子快点写字,提醒孩子不要走神。看着本子上歪歪斜斜的字和抓耳挠腮的孩子,张萱有点无奈。

张萱的儿子小昊即将步入小学。幼儿园大班下学期,不断有人提醒张萱,和幼儿园相比,小学学习节奏快、知识多,如果孩子“零基础”入学,可能跟不上。“这个暑假,我一直很焦虑,特别是快到开学这段时间,经常半夜醒来,生怕孩子上小学后不适应。”一直“佛系”养娃的张萱说,“他现在连20分钟都坐不住,开学了可咋办?”暑假,张萱在家教孩子加减法、写字,希望他能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这两天,我市各小学陆续迎来新生报到。记者走访部分小学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学校。与大部分孩子面带笑容、好奇地到处张望不同,一些家长表情严肃,有的家长甚至忧心忡忡。“孩子要是学习跟不上、感觉课业压力大咋办?不知道孩子能不能适应与幼儿园不同的教育模式。”新生家长张翼翔说。记者随机采访了10多位幼升小家长,超过半数的家长表示“很焦虑”。

“孩子上小学前要学拼音、数学吧?”“孩子到小学能不能适应?会不会抑郁?”“识字量达到多少才能跟得上小学课程?”……记者采访发现,孩子升入幼儿园大班后,很多家长微信群里对幼小衔接相关话题的讨论不断。

“这都快开学了,别人家的孩子100以内加减法算得又快又准,我儿子就知道玩。”8月25日,说起即将踏入小学校园的儿子,市民周素英不住地叹气。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暑假,一些家长每天让孩子做题、写字,但越是着急,孩子越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家长的焦虑感也越重。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家长对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等问题也比较关注和担心。

02
家长要重视“能力衔接”

采访中,一些小学教师认为,部分家长在孩子幼升小时产生焦虑、担忧情绪,这是正常现象。因为这些家长对当下小学学习要求不太了解,所以过度在意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他们会产生“小学的学习节奏很快,孩子稍有疏忽就跟不上”等误解。事实上,家长大可不必在孩子幼儿园阶段就焦虑。

“家长产生焦虑情绪,主要是因为对学校生活不了解、不信任,从而产生恐惧,对孩子失去信心。”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刘建平说,家长的焦虑与社会因素有很大关系,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么做意义何在,但无法摆脱。家长的焦虑情绪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往往会让孩子也感到焦虑。

幼小衔接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舒适、宽松的学习环境。如今,很多家长对知识衔接非常重视。实际上,幼小衔接最重要的是“能力衔接”,家长应引导孩子在提升自理能力、保持良好习惯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此外,学会调适孩子的心理也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适应期的重要方法。家长可以通过激发孩子对新学校、新生活的兴趣,让孩子对上小学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千万不能采取恐吓的方法“逼迫”孩子,以免适得其反,让孩子对上小学产生恐惧心理。

刘建平认为,在开学之初,家长应鼓励孩子主动交朋友,减少孩子的孤独感,帮孩子尽快融入新的校园生活。家长要积极与老师沟通,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学习、交友状况,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帮助孩子度过幼升小适应期。

03
家长要帮孩子完成角色转换

新学期,一些孩子从小学生变成初中生,从初中生成长为高中生,从高中生变为大学生,家长要帮孩子完成角色转换。

家住集英花园小区的依依是个文静、懂事的孩子,即将步入初中。但是,依依这段时间郁郁寡欢。依依告诉记者:“初中课程增多,我有些迷茫。而且,好朋友和我不在同一所学校,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我压力很大。”

记者采访了解到,新生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身份转换。升入新学校,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一些孩子出现了焦虑、紧张等情绪。遇到这种情况,学生要主动适应环境,克服依赖心理,增强自主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学生在适应新学校时遇到问题,要多跟老师、家长、同学交流。家长在入学前可以多陪孩子聊聊天,静下心来听孩子讲话,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倾诉困惑、烦恼,帮助孩子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心理准备。家长要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生活、性格、为人处事等方面。”刘建平说,家长可以带孩子提前到新学校熟悉环境,减少孩子入校后的陌生感。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尽快成熟起来。

“学生和家长要注意,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主要靠老师看得紧、管得严;进入高中后,学生发现老师管得少了,便以为是要求松了,于是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学习上有所松懈。”我市高中教师秦涛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应有更高的自觉性,学习不能只靠老师管。”

此外,家长应为孩子提供宽松、愉快的环境,切忌用命令的语气要求孩子做各种事情。家长可以在暗中观察孩子的举动,如果发现不好的苗头,要注意侧面指引解决,尽量不要发生正面冲突,要尊重孩子的隐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责任编辑:hN_3026